yh1122银河国际(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News | 行业资讯

项目版图
集团已在柬埔寨、青岛、淄博、滨州等地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规模的产城综合体项目。
投资中一
中一集团正发展成为中国产业运营行业的领导者。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正文
【老板故事】徐兆文:从批发市场走出的时尚先生
发布时间:2014-08-02


——访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入驻品牌、青岛本土男装品牌“古华东文”创立人徐兆文

 

    从借钱租个摊位做服装批发,到创立自己的品牌男装“古华东文”,再到即将拥有第一个总部型厂房,徐兆文用了18年。走这条路,遇到的困难很多,他也一度曾想转行。但一次又一次的坚持,让他现在可以自信地说:“现在公司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像电子商务的冲击、库存问题,但走下去,办法比困难始终要多一些。”


见证即墨服装批发市场的四次变迁

 

在即墨服装批发市场A区三楼,有一个专门针对年轻、时尚男士打造的中高端品牌店“古华东文”。店铺大约150平米,摆放了t恤、衬衣、裤子、西装、皮鞋等男士服饰。衣服、鞋子的样式也不只停留在传统男装的“实用、大方”上,而是变得有“姿”有“色”。600多元一双、舒适又时尚的皮鞋,一位顾客试穿完后,毫不犹豫的掏腰包。“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着装品位,所以我们在做男装时,时尚感和质量都会非常注重。”徐兆文说。

    像这样的店铺,徐兆文和爱人韩连华在即墨服装批发市场租了三个,分别在AB三楼精品区、D区二楼,先后代理了港士龙、雄豹狼、宝威、台湾左驰等多家男装品牌。

    眼前的徐兆文比42岁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奋斗的艰辛并没有在他脸上显现过多。但当他讲起自己的经历时,在轻描淡写地诉说背后,记者仍能感受到创业的艰辛。

 

从事服装行业18年,徐兆文见证了即墨服装批发市场的四次搬迁。1983年,刚刚起步的即墨服装批发市场还只是位于墨水河共济桥西河滩北侧的河底摊集。几年后,政府将服装市场搬迁到墨烟青路水河桥北侧秀水街,(即现在的布匹批发市场)。1995年,24岁的徐兆文揣着从姐姐家借来的钱来到了秀水街,在一位亲戚的帮助下,租了个位置靠前的摊位,开始做服装。徐兆文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借来的钱都用来交租金了,没钱进衣服怎么办?“后来就想了个办法,到位置靠后的摊位摊主那里借衣服代卖。”

    据徐兆文介绍,那时山东省济南、淄博两地也开始建起了服装批发市场,但规模都不如即墨大。“北京、天津这些大城市服装店主很多都来秀水街进货。卖得最火的摊位,摊主每天都是拿着个大蛇皮袋子装钱。”当时也在秀水街做服装的韩连华回忆说。

    很快,徐兆文渐渐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1995年底,批发市场从秀水街搬迁到了利群对面,尝到甜头的徐兆文又在新市场租了个摊位。“摊位只有1.4米长,其他人一般都租三年,我就只有租两年的钱。只剩一千块钱进货。”货少再加上眼光不错,衣服进来当天几乎就能卖完。徐兆文只能让邻铺帮忙照看自己摊位,当天再跑去南方进货。“坐汽车一趟1718个小时,来回就得要两天。”

    就这样,1997年,徐兆文攒到了他的第一个一万元。第一次拿着1万块钱出去进货,徐兆文至今仍记得当时的心情。“那是1997年冬天,我坐车去北京进货,钱就装在女人穿的长筒袜里系在腰上,一路上都不敢相信自己揣着一万块钱”。


城阳农村娃自学成“男装设计师”

 

对于衣服,徐兆文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鉴赏力。从初中起,同学买衣服,都习惯拉着他去“掌眼”。而他还有一个“特异功能”,那就是对衣服的样式过目不忘。“大多数时候人脸没记住,对人家衣服的细节记得一清二楚,几天后还能一点不错地画下来。”步入“万元户”的徐兆文产生了自己做衣服的“野心”,“从南方进货来卖,辛苦不说,一件衣服只能赚一两块钱,自己做利润能大一些。”他说。

    徐兆文是个行动派,想到就去做,做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再想办法解决,他始终认为“办法总比困难要多”。没有学过设计,他把相中的衣服买回来拆开学习,照葫芦画瓢。积累的多了,他开始改动样式,自己设计画版。没有面料、机器,他跑到浙江义乌柯桥进面料,买了专业裁剪机器学会操作。每天晚上,自己在家里将一摞摞面料裁出来,一干就到深夜一两点钟,裁完后再分到不同的工厂去加工。“有时候,裁着裁着就睡着了。”徐兆文说。

    韩连华告诉记者,徐兆文设计出来的衣服很好卖,利润也翻了两倍。1998年,徐兆文和相识一年多的韩连华结婚时,两人已经买上了房子,手里还有10万元的积蓄。

    从此后,徐兆文的事业就走上了一帆风顺的康庄大道?实则不然,2000年,徐兆文遇到了人生重要的选择。那一年,徐兆文夫妇的儿子出生了,家里老人又没有时间带小孩。是全心全意养孩子,还是继续起早贪黑忙事业?两人考虑后,决定暂时将摊位租出去,让儿子在父母的教育下成长。整整三年,徐兆文变成了“奶爸”。一家三口靠着以前的积蓄过日子。直到孩子三岁上幼儿园后,夫妻俩又回到批发市场重新开始。


一波三折,自有品牌梦终实现

 

三年没干服装,再回到市场后,徐兆文踌躇满志,“当时就想着一定要把质量再提升一个档次。但那时候,即墨几乎没有梭织加工厂,衣服设计好后需要跑去南方找厂家加工。”没想到的是,衣服版型不错,但颜色没搭配好,导致这批男装滞销,这一次,徐兆文几乎把积蓄全赔上了。

    沉重的打击让徐兆文在打造品牌的道路上停滞了脚步。“还是做代理吧,风险小些。”2004年,徐兆文重新借钱在市场二楼租了店面,开始做品牌代理。2007年底,即墨服装市场经历第四次搬迁,西移到如今的鹤山路与华山一路交会处,徐兆文和爱人在新市场租了三个店面代理香港、台湾等地的优秀男装品牌。

    不过近几年,徐兆文发现,代理越来越不好做。“代理商说白了就是地区垄断。在信息不发达、网购不流行的时候,代理商很好做。现在电商多了,价格越来越透明,代理商就难做了。”徐兆文说。而且,代理品牌也让徐兆文看到了很多品牌的迅速成长:“品牌一旦有了知名度,附加值也大大提高。”这让徐兆文羡慕不已,自己经过多年的摸索,也积累了不少的资源,为什么不能做自己的品牌? 想法产生了,“行动派”徐兆文2011年注册了男装品牌“古华东文”。没有设计师团队?就到南方找设计师工作室合作研发,拿到广州去加工。产品太单一?那就增加鞋子、皮带品类。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古华东文也积累了一大批回头客,不到两年发展了10多家加盟商。


三条路一起走 用心就越走越宽

 

做了18年服装,徐兆文深有感触。“比起在老市场,现在竞争越来越大了”。徐兆文说,现在电商冲击越来越大,库存压力也越来越大。

    遇到问题就要解决。今年,徐兆文请了一个电商专家来帮忙“触电”。9月低,在利群宜居广场,“古华东文”又一家直营店隆重开业。“电商、直营、代理这三条路在走的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瓶颈,但可能到时就会有四五条路出来。只要用心,肯定有出路。”徐兆文满怀信心地说。

    怎么让品牌融入他最初的设想“古老华夏、东方文明”理念,是他和妻子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中华文明璀璨夺目,有很多好的东西可以继承下来,我希望我的衣服能将民族元素、中国特色融入进去。”要做到这些,徐兆文不满足于和南方一些设计师工作室的短暂性合作,“必须有一个独立的设计团队,才能打造时尚、独特、稳定的品牌风格”。

    今年,徐兆文还签约入驻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以后有了自己的设计团队,就必须有一个办公的地方,一个能代表公司和品牌的研产总部。客户来了后,我们不能向现在这样,只能带他们去店铺里看,还要到我们的品牌总部去看。”徐兆文说,产业城打造的别墅式形态、街区式布局的电梯厂房很符合他的要求:“一楼做展厅,上面做研产车间,最上层做办公室、设计室。大批量的生产可以学习国际大品牌放到外面加工生产。”

    最重要的是,做了18年的服装,租了18年的摊铺,这次终于有了自己的扎根之地。


[来源: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旗下双月刊《青岛服饰》]

上一篇:彭丽媛彰显泱泱大国品牌自信——李蔚谈中国梦的品牌自信问题
下一篇:评论: 新中装,民族服饰的信心

sitemap | 人才招聘 | 视频园区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7-2020 © 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 All Rights Reserved. 项目运营青岛中一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
鲁ICP备18055675号-2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