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1122银河国际(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News | 行业资讯

项目版图
集团已在柬埔寨、青岛、淄博、滨州等地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规模的产城综合体项目。
投资中一
中一集团正发展成为中国产业运营行业的领导者。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正文
从彭州模式看青岛服装升级机遇
发布时间:2013-04-03
  在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诞生之前,四川的服装产业发展了20多年,始终没有摆脱“孤军奋战”的状态,各个服装企业家也都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发展多年,既缺少在全国有足够号召力的大型服装企业,也少有孕育出一个属于四川自己的、为消费者喜爱的驰名服装品牌,这不得不说是四川服装界的一个莫大遗憾。

  距离成都市区20多公里、彭州市工业开发区,“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的问世给了所有四川服装企业家们一次机会、一个希望。占地总面积10平方公里,未来3-5年集结5000多家服装企业,得到彭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立志打造“东方米兰·时尚之都”的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集服装的产、销、贸、展、研于一体,并通过十大服务平台来构建一个立体产业综合体,让服装产业从此摆脱孤军奋战的姿态,从单一生存发展为集体作战,从个体经营发展为抱团打拼,从而缔造一个真正的服装产业园地。

  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这个在四川彭州成长壮大起来的服装产业园是如何诞生的?它又如何使彭州这个“5·12”地震灾区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家纺服装之都并迅速崛起,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迷局
四川服企遭遇发展瓶颈

  从上世纪80年代成都第一家服装作坊——泸奇制衣厂诞生至今,成都服装业已走过20多个年头,起初在火车北站市场打拼,转战荷花池,后来又扩展到新都大丰镇以及郫县安靖镇。

        如今,成都中小服装企业已发展到上万家,但都是自然聚集在一起,各自为政,自谋发展,未形成统一产业规划,也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而搬家,也是成都服装老板们最不愿提及的话题,从大丰镇到安靖镇,从安靖镇到荷花池……一次次的搬家,已经让服装老板们身心疲惫。

        零零散散的服装生意,居无定所的服装企业,没有发展方向的服装品牌……20年风风雨雨,服装老板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四川的服装企业发展已经陷入瓶颈,他们需要突出重围,再创服装企业的辉煌,但是从哪里突围呢?这个问题困扰着成千上万的四川服装企业老板们。

突围
产业转移催生华茂服装产业园

  “5·12”大地震后,福建作为重灾区彭州进行灾后重建的对口援建省份,福建恰好是服装产业非常发达的省份,这一机遇让华茂看到了四川服装产业的希望。

        另一个机会是成都市“退二进三”、“一区一主业”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以及荷花池市场的升级改造,使得附近大大小小的服装生产企业都不得不再次迁移。而同时,成都市有关部门明确提出,要在彭州建成面积8.6平方公里以上的纺织服装企业群的宏伟目标。

        四川服装行业在呼唤这样一个服装企业群,灾后重建的彭州需要这样一个产业群解决地方富余劳动力问题。而根据市场调查,大部分的服企老板都认为彭州具备了成为四川服装生产商贸中心的软硬件条件,从整个西部来看,成都不仅是商业之都,而且是著名的“休闲城市”,这一切,都为一个服装产业帝国的诞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就这样,石破天惊,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应运而生。

聚集
构建一条龙产业链打造服装之家

  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的诞生,给四川服装企业老板们带来了希望。园区的定位是立体化、国际化的服装产业综合体,即要把园区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服装产业链和一个产业集群,十分具有前瞻和创新意识。而在产业定位上,也将主导服装产业,包括服装设计、研发、制造、加工等。在此产业链的基础上,还配备了各种服装服务产业,例如政务、信息、咨询、物流、贸易、金融、商业、产权、劳务、酒店、会展等相关产业。

        经过5年多的发展,华茂服装产业园已在业内形成了很高的知名度。在产业园区内,华茂为广大业主搭建了采购平台、技术平台、营销平台以及人才、物流、行政、商务、协会等多样化的有助于产业的平台,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带动园区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独创的工业厂房按揭模式,为入园企业提供最低首付3成、5-8年还款时限的按揭贷款担保。这种创新的融资模式,在降低入园服装企业投资成本的同时,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本地服装产业的升级和聚集。

        据了解,华茂服装产业园已成为目前中国西部最大的家纺服装生产加工产业区,建成后产值能达到千亿元左右,自招商以来厂房销售持续火爆,已吸引了成都周边及江浙等地的1000多家服企入驻,“东有南通,西有彭州”已成为国内家纺服装行业内普遍的认知。华茂服装产业园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显现,彭州作为中国西部家纺服装产业之都正在迅速崛起,这里让四川服装企业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探索
彭州速度触发产业聚集新讨论

  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装业而言,如何才能做强做大自己的自主品牌?相关业内人士认为,仅靠单打独斗已经不行了,需要抱团发展,兵团作战,借船出海。这也是华茂服装产业园的协同效应。

        怎么抱团发展?如何兵团作战?这就要充分发挥产业运营商的专业优势,借助服装产业链的带动作用,运用先进的工业园区模式——产城综合体进行打造。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中国营销联盟副主席李蔚说。

        李蔚教授介绍,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我国的工业园区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或者说四种模式:最早的模式是城市混合体,即工厂就建在市区;第二种模式是工业园区,工厂相对集中;第三种模式,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模式,叫做产业集群,就是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聚集其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这种模式解决了产业促进和发展的问题,但却带来了城市候鸟、留守老人、留守孩子等社会问题。“第四种模式一方面吸取了前三种模式的优点,另一方面克服了它们的问题,尤其是成功地解决了像城市候鸟、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诸多问题。”李蔚认为,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正是第四种模式的一个实践。

        作为新一代服装产业园区,华茂独创的厂房按揭模式,以及厂房和员工生活区配套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给服装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机遇。短短几年间,华茂服装产业园的产业聚集效应成为彭州速度的直接动力,华茂也由此成为中国第四代工业园建设的标本。

趋势
时尚青岛迎来服装升级发展机遇

  青岛是山东的品牌时尚中心,也是中国的时尚前沿。以时尚为标杆的青岛服装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曾有过“上、青、天”的美誉,而拥有30多年服装发展历史的“中国针织名城”即墨也坐落在青岛。

        尽管青岛的服装产业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也诞生了即发、红领、好事中等品牌企业,但对大多数小微服装企业来说,几台缝纫机、十几个工人、几间村镇民房或车间就成了“全部家当”。当然也有一些服装企业规模较大,能基本形成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但这些服装企业家也仅仅是满足于现状,觉得有点“小钱”挣就可以了。

        据相关统计,青岛这样的或贴牌或订单型的传统服企不下万家,面对近两年来的经济危机,他们普遍抗险能力不强,有的勉强盈利、有的难以为继,有的干脆破产倒闭,其中的佼佼者也仅仅是“小富即安”。摆脱传统制造的环节,逐步进入服装产业的价值链高端区和高利润区,走产业高端化的升级道路成为青岛服装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

        就在青岛服装企业在“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如何实现品牌化”的苦恼中深深迷茫时,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已经在即墨这片土地上横空问世。由青岛市政府专赴四川考察华茂服装产业园后引进,由专业的四川大学博士团调研论证及科学规划,由统一的产业运营商青岛中营伟业建设服务与运营,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已被成功列入“即墨市2012年内外资重点项目”,并获得了青岛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据悉,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总占地面积2000亩,位于即墨通济新经济区,交通区位优越,在未来3-5年内将汇聚5000余家服装企业,形成完整的服装产业链、完善的服装配套以及完善的生活配套,助力中小服装企业做大做强。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实现青岛服装产业的提档升级,重塑青岛服装之都和即墨中国针织名城的城市形象,成为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与集约化发展的典范,进一步巩固青岛在全国服装产业的中心地位,同时促进即墨快速形成一个千亿服装产业集群。

        抱团发展有保障,背靠大树好乘凉。有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做坚实的后盾,有青岛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青岛服装产业将迎来提档升级的崭新发展机遇。

上一篇:鳌山湾2014中国(即墨)国际时装季主题月活动拉开序幕
下一篇: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立体交通筑财富聚集新高地

sitemap | 人才招聘 | 视频园区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7-2020 © 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 All Rights Reserved. 项目运营青岛中一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
鲁ICP备18055675号-2
Baidu
sogou